选择所在城市
400-0056-112
当前位置:问答»《名利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名利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黎法美
发起了问题 • 4 个回答 536次 浏览 • 2019/10/07 14:33
最佳答案
景耀民

景耀民

 

石家庄

类型:

家装设计师

答:《名利场》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故事主角蓓基·夏泼是一个机灵乖巧的漂亮姑娘。她尝过贫穷的滋味,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困境。她不择手段,凭谄媚奉承、走小道钻后门,飞上高枝,构成一个引人关怀又动人情感的故事。
《名利场》(Vanity Fair)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创作的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反映中产阶级的妇女观和家庭观大量涌现,宣称男女有清晰的性别角色分工,即男人属于外面商业和政治的公众世界,女人属于家庭的私人世界。女人是依赖者,管理家庭,是甜蜜的“家庭天使”。而中产阶级是萨克雷所熟悉和重点描绘的对象。
作品赏析
在《名利场》中,作者创造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傀儡戏的领班,另一个是编剧创造的傀儡戏的世界,这两者相互衬托,相互照应,共同成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在傀儡戏领班的眼中,社会就像这傀儡戏一样,不存在道德,而是“名利”,有了名利,任何人都可以被我驱使,当做傀儡;在编剧的眼中,自己编排的傀儡戏,就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利场

• 2019/10/11 15:28

其他答案
梁苏杭

梁苏杭

 

杭州

类型:

北欧 / 家装设计师

答:美国一生活杂志 2.美国一电影 3.英国一本书 杂志:
《名利场》是美国着名生活杂志,主要宣扬当代文化的刊物。内容包括政治、名人、图书、幽默、新闻、艺术和摄影。
《名利场》杂志的前世今生:
1913年,已经成功经营了包括《时尚》在内的多种出版物的着名出版商康德·纳斯特又购进了两种新杂志———《服装》和《名利场》。凭着一个精明商人的直觉,康德将两个杂志合二为一,并将新杂志定名为《名利场》———“一份以报道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品味、宴会话题、艺术、体育、幽默等为内容的杂志。”对于近一个世纪后的《名利场》读者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今,《名利场》已经成为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它是造星工厂,是华府政客的读本,也是追名逐利的芸芸众生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名利场》是如何成长为今日美国时尚杂志先锋的呢?爵士时代的浮华世界《名利场》创刊之时,美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整个社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由于历史短暂,美国的独特文化传统尚在形成之中。富裕起来的美国人渴望了解世界,渴望成为优雅的,有教养的人。他们向往欧洲的文化传统,以能到欧洲游历为荣。但亲自远涉重洋去开眼界、见世面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只有通过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来了解世界。康德·纳斯特正是把握了美国大众的这一心理,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名利场》杂志。在整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名利场》都是引领时尚的先锋。它向读者们介绍艺术、文学等领域的鲜为人知的进步运动,记录并推动了前卫艺术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1929年,美国股市狂崩,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曾经一度繁华奢糜的生活突然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成千上万的人步入失业者的行列时,《名利场》也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岁月。1936年,《名利场》宣布停刊。这个一度风光无限的杂志在经营了22年之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8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则为《名利场》的再生创造了条件。对于一个以时尚为主的杂志来说,这种条件甚至比《名利场》初创时期的条件更加成熟,但也更具挑战性。1983年,美国传媒巨头士毅·纽豪斯收购康德·纳斯特集团。雄心勃勃的纽豪斯决定将《名利场》复刊。虽然《名利场》曾经站在时代的浪尖,但今非昔日,要想使《名利场》重现昔日风采,除了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外,还要有能扭转乾坤的杂志核心人物———主编。在斥资上千万美元,但市场反应不佳的情况下,纽豪斯将目光投向海外,重金请来了英国的传奇编辑蒂娜·布朗做《名利场》的掌门人。1984年,蒂娜接掌《名利场》总编大权的时候,《名利场》的发行量只有25万份,广告量不足12页。蒂娜从杂志管理、编辑方针、杂志内容和包装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短的时间内,她就解雇了一批不胜任的“前朝老臣”,并精心挑选组织了一个强大的人事阵容。对于杂志本身,经过仔细深入的研究调查,蒂娜给《名利场》开出了一剂药方:名人效应+引人入胜的报道+新闻敏感性=金钱。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文字报道,蒂娜用优厚的稿酬网罗了一大批一流作家,其中一些作家的薪酬合同甚至高达六位数。不过蒂娜坚信:没有一流的稿件就没有一流的杂志。事实证明蒂娜是对的。1984年,《名利场》的一篇深度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期刊界大奖“国家期刊奖”,《名利场》立时成为传媒瞩目的焦点,并跻身一流杂志的行列。蒂娜的新闻触角更是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绝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尤其是有关名人的新闻。1985年6月号的《名利场》刊出里根夫妇相拥跳狐步舞的封面故事,头条标题为《里根随爵士起舞》。该刊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在报摊上的炙手可热。《名利场》随即声名鹊起,成为纽约社交界最热门的杂志。从1984年到1992年的8年间,《名利场》先后四次获得美国“国家期刊奖”,两次被评为美国“最畅销杂志”。有评论者认为,《名利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在于其记录的浮华生活和娱乐姿态把握了80年代美国的时代精神。
1991年,《纽约观察家》杂志力邀卡特出任主编。《名利场》也由此步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卡特就将这份死气沉沉杂志变为反映曼哈顿职场白领百态人生的趣味刊物。也许正是卡特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编辑本领打动了纽豪斯,他的目标就是要让《名利场》不但有忠实的读者群,更要有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当前文化的主流杂志”。接手《名利场》后,卡特保持了杂志原有的风格,并努力将其完善,尽量做到图片、文字到设计都是最好的。在内容上,《名利场》以报道名人私生活为主,但并不局限于好莱坞的艳事秘闻,它也关注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例如,“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名利场》立刻派作家到袭击现场进行采访,并跟踪事件进程,写出的“9·11”纪实报道成为杂志的一大卖点。这样一本混合了时尚、政治、名人、金钱和社会新闻的杂志不但普通人爱读,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也爱读。而广告商更是看中了《名利场》的读者群:平均年龄37岁,平均年收入5.8万美元,70%上受过大学教育。这样的读者群正是广告商心目中理想的消费者对象。卡特经营下的《名利场》不但发行量继续增加,而且广告投放量也增加了60%,达到了每年近1900页,收入超过1亿美元。
要制造影响,光凭杂志本身是不够的。卡特充分利用杂志的社会资源,发展其在娱乐界和政界的影响力。通过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举办宴会,每年白宫记者宴会后举办派对来将《名利场》炒做成一本“明星级”刊物。
通过卡特10年的经营,《名利场》无论是在声望、影响、地位,还是带给出版商的利润方面都比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近两年美国经济不景气,但《名利场》依然是纽豪斯媒体集团中最赚钱的杂志之一,也依然是传媒、娱乐和政界追名逐利的舞台和普通大众欣赏名利中人华丽人生的看台。
电影:
片名:Vanity Fair 译名:名利场/浮华新世界
导演:米拉·奈尔Mira Nair
编剧:朱丽安·弗勒斯Julian Fellowes
主演:瑞茜·威瑟斯朋Reese Witherspoon
詹姆斯·普尔弗伊James Purefoy
罗莫拉·盖瑞Romola Garai
乔纳森·莱斯-迈勒斯Jonathan Rhys-Meyers
加布里埃尔·拜恩Gabriel Byrne
吉姆·布罗本特Jim Broadbent
类型:剧情 片长:137分钟
级别:PG-13级(局部的裸露和轻微的暴力)
发行:焦点Focus Features
上映日期:2004年9月1日(美国)
官方网站:www.vanityfairmovie.com
国家:英国/美国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正式竞赛作品
一个女人与浮华世界里的名与利
19世纪的英国,出身贫寒但野心勃勃的贝姬·夏普(瑞茜·威瑟斯朋),从小就立志不惜用任何手段进入上流社会,本片讲述的就是她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征服世界的历程。
贝姬先是在爵士彼特·考利家担任家庭教师,在那里,她不但获得了孩子们的喜欢,还得到了考利家的老处女姑妈玛蒂尔达的赞赏。但是,贝姬心里清楚,如果不离开乡村去到伦敦生活就不能真正的进入英国上流社会。所以当玛蒂尔达姑妈邀请贝姬去伦敦时,贝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在伦敦,贝姬再次遇到了她在平克敦学院时的好朋友、出身富裕的艾米利亚·塞德利(罗莫拉·盖瑞)。
艾米利亚爱上了迷人的军官乔治(乔纳森·迈勒斯),并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嫁给了他,而贝姬也秘密地和罗顿·考利(詹姆斯·普尔弗伊)、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继承人结了婚,玛蒂尔达一气之下将新婚的小两口赶出了家门。这时,拿破仑再次发动了对欧洲各国的战争,乔治和罗顿都应召入伍,只剩两个好友相依为命……
多次被搬上银幕的古典名著
本片根据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经典名著改编。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电影的故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着力讽刺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上阶层人士的浮华生活。
导演米拉·奈尔的改编并不是这本小说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在这之前,它已经六次被拍成电影,其中四次是默片。另外,这部小说还曾经三次被改编为电视剧,最近的就是1998年BBC的版本。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名利场》里饰演简的娜塔莎·利特尔就曾在BBC版本的电视剧中扮演贝姬一角。
美国甜姐的转型尝试
这是部由两个女人支撑起来的电影,一个是导演米拉·奈尔,另一个当然就是女主角瑞茜·威瑟斯朋。拥有着一双蓝色眼睛和满头金发的瑞茜是典型的美国甜姐。我们开始熟悉她始于喜剧《律政俏佳人》和爱情片《情归阿拉巴马》,她仿佛让我们为后梅格·瑞恩的时代找到了接班人。而其实,瑞茜从儿时拍广告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快乐镇》、《残酷动机》都显露了她不俗的演技。虽然并没有获过任何表演上的大奖,但两次金球奖的提名已经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这次接拍印度裔女导演米拉·奈尔改编自经典名著的新作,可以说是在试图从形象上的转变来为自己的表演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而实现演技上的飞跃。
瑞茜也确实为这部戏付出了不少努力,她那典型的美国南方口音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浓重的英国口音。而且尽管这是部表现上流社会的电影,瑞茜也并非总是以一副光彩靓丽的形象示人,她甚至还会以怀孕的形象面对观众。最初导演还怕瑞茜因为这个原因不肯接戏,哪知她欣然接受并说对之充满期待。但是有的观众认为整部戏里瑞茜作为最主要的角色,从17岁演到35岁,但气质上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年龄的变化并未给她饰演的角色增添什么内容。看来,瑞茜·威瑟斯朋想要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的戏骨还需要岁月的沉淀。
再现十九世纪英国风情画
也许身为女性的缘故,米拉·奈尔细腻而要求完美。作为一部反映19世纪初期英国上流社会的电影作品,重现当时的历史与风土人情使作品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她和摄制组的成员遍访英国,在巴斯找到了全英保存最完好的摄政时期的建筑。场景搭设、演员的道具和身着的服装更是不惜一切努力恢复当时的多彩繁华。
现年47岁的米拉·奈尔在印度出生,曾经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的学生。出道时她拍摄了不少纪录片,而且获得不少奖项。她的电影生涯总是能和威尼斯联系在一起,1991年,她的《密西西比风情画》在威尼斯赢得最佳剧本等三个奖项。十年后的2001年,她的《季风婚宴》又在威尼斯获得金狮大奖。今年新作《名利场》再次进军威尼斯的正式竞赛单元,不知命运将会如何?
在谈及为何会选择一个和自己祖国文化毫不相关的题材时,米拉·奈尔表示,读到这部展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风貌的名著时,她发现其中的诸多元素都和印度的宝莱坞电影有许多相近之处:一个试图战胜自己出身、不顾一切向上爬的美女,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情,甘愿为孩子而自我牺牲的母亲,腐朽社会里真正的绅士……这些关于人性的故事的基本元素都是相同的,从本质上来说,《名利场》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他的野心的故事。
原著:
(英)萨克雷 著
这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本书主要人物丽贝卡小姐出身低微,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 2019/10/11 00:11

刘海雷

刘海雷

 

太原

类型:

工装设计师

答:爱米在平克顿女子学校上了六年学,是个招人疼爱的女孩孜,现在要动身回家了。她爸爸很有钱,是个证券经纪人,难怪校长对她另眼相待。她的要好的朋友利蓓加和她一同离开学校。利蓓加打算到爱米就爱做一阵客人,然后去担任家庭女教师的职务。利蓓加在爱米家里认识了她的哥哥乔瑟夫。爱米很愿意这门亲事成功,爱米男朋友乔治可不愿意爱米的哥哥娶个没有地位的女人。但结果利蓓加空欢喜了一场,只得前去毕脱家,当他两个小女儿的家庭教师。
毕脱爵士外号“老剥皮”,是个吝啬鬼。她的同母异父姐姐克劳莱小姐是个老处女,有一笔可观财产。克劳莱老小姐最喜欢的人是毕脱的次子,当骑兵军官的罗登。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凡英国贵族喜欢的玩意儿,他没一门不精通。
利蓓加到克劳莱府上不久,就博得了府里个个人的欢心。不久利蓓加还顺便轻而易举地俘虏了老小姐的宠儿罗登的心。
克劳莱小姐回了家,把利蓓加也带走了,去给她作伴。克劳莱小姐简直离不了她。毕脱爵士丧偶办完了丧事,就马上到克劳莱小姐家里找到利蓓加,向她求婚。却不知利蓓加已经跟罗登结了婚。毕脱爵士气得破口大骂,克劳莱小姐当场气晕过去,在也不准这对年轻人上门。婚后,利蓓加住进了罗登给她租的新居,过起了舒适的生活。
爱米的父亲突然破产。乔治父亲悔婚,但在都宾上尉的帮助下,他们私下结婚,使乔治的父亲大为恼怒,把儿子赶出家门。
这时,在欧洲上空掀起了战争的乌云。乔治在战争中牺牲,爱米成了寡妇,还带着一个遗腹子。这以后,爱米始终得到都宾的关爱。
利蓓加和罗登在战后去了巴黎,以后又回到了英国,过着豪华的生活。她生了应该儿子,但她对儿子漠不关心,把他交给乡下奶娘抚养,并把上流人士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有罗登看见儿子长的健康活泼,心里很得意。
但最后,利蓓加还是枉费心机,只落得人财两空,她的身价一落千丈,她只得到外地行骗谋生。
爱米的儿子乔杰渐渐长大,乔治的父亲一直不认儿媳,后来看见可爱的孙子,才回心转意,愿意把孙子接回去抚养。
爱米的运气开始好转了。她的哥哥退休回到英国,并把她接到自己家。都宾从海外回来向爱米表示爱情,向她求婚。爱米不能忘记乔乔治,只能感激。
一次爱米带着儿子都宾乔杰夫出国游历在赌场内见到了穷困潦倒的利蓓加。爱米想接她回家,都宾强烈反对,并又一次向爱米求婚。他说,如果她不答应,他就永远离开她,再也不再回来。利蓓加佩服都宾的勇气,就拿出乔治求她私奔的条子,打破了爱米心中的偶像。爱米终于和都宾结婚 。

参考资料:《名利场》

• 2019/10/09 01:30

NightMark创意空间

NightMark创意空间

 

上海

类型:

工装设计师

答:《名利场》简介:聪明漂亮的利蓓加出身于贫穷的画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在平克顿女子学校受尽歧视。离校后她凭着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通过投机和冒险,力图挤进上流社会。几经坎坷,几度荣辱,在英国社会的名利场中,她最终还是默默无闻地度日。
围绕利蓓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亚、乔治、罗登、乔瑟夫、克劳莱小姐、都宾等人物的形象。原作副题是《没有主角的小说》,这里的人物不是简单化的或好或坏,他们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活动。利蓓加已成为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一个女冒险家的典型。

• 2019/10/07 23:04

相关问答

明线开关用暗线开关怎么用?

郭先生
发起了问题 • 3 人回答 612次浏览 • 2019/10/07 14:33
3
人回答

装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听说大理石会有放射性是真的吗?

张凯文
发起了问题 • 6 人回答 486次浏览 • 2019/10/07 14:31
6
人回答

装潢木板最薄的是多少毫米?

海创装饰
发起了问题 • 4 人回答 562次浏览 • 2019/10/07 14:30
4
人回答

亲们问一个问题,我装修是不改水电的,以后安电脑网线要走明线吗?

喻惠琴
发起了问题 • 3 人回答 235次浏览 • 2019/10/07 14:30
3
人回答